之前因為爆水箱,導致引擎溫度過高。
水箱更換好後,卻產生了引擎會吃水的後遺症,且行駛一段時間,水溫就會飆升。
經過co、co2測試後,確定汽缸床墊片燒毀。
正常情況,藍色藥水是不會變色的。
如果有變綠色、黃色,則代表汽缸床墊片燒毀。
更換汽缸床墊片價錢從幾千到幾萬都有人在喊價錢。
但是當中的"做工"自然就是不一樣。
有的只是換換墊片、搞發動、後續根本不管。
引擎本體與汽缸蓋的接合雖然有"墊片",但是兩個本體的平面度是很重要的。
一般都不可以超過0.05mm。
汽缸蓋的研磨,可以後送給搪缸廠進行。
但是引擎本體,如果變形量過大,也是只好落整顆引擎下去後送。
但如果微量變形0.05mm以下,就只好DIY自己進行研磨。
這是未研磨前的狀態。
這是DIY研磨後的狀態。整個平整度小於0.05mm。
如此與汽缸蓋的接合,氣密度才能完整。
這機油、可以說是跟柴油車的機油不相上下。
所以啊。還是定期換油保養是很重要的。
汽缸蓋後送搪缸廠後被判斷需研磨0.50mm左右。
可以說是接近臨界點,因此搪缸廠不建議研磨。
且汽門都有漏氣、因此建議更換汽缸蓋。
每個汽缸蓋的研磨厚度都有它的標準值。不可以過度研磨。
所以說,注意油水、就可以避免拆引擎的風險。
正逢過年忙碌,組裝上就沒有照片補上。
最後就拍個完工照。
總之、經過搶修後,又是一尾活龍。
但是後續的保養還是很重要的。
小叮嚀:
5000公里保養還是10000公里保養,是很多人的疑惑。
但就我維修的經驗來看,個人覺得按引擎發動小時來計算是最合理的。
同樣是五千公里保養,但是有些引擎很快就開始漏油滲油。
有些漏下來的機油超級黑、又黏稠。
本人的小車是台日產國產車。
6年左右的車齡,里程數約26萬。
使用的機油也是店內的機油而已,至今一點滲油都沒有。
我也是4~5000公里左右更換機油一次。
之前保養過一台里程高達40萬公里的計程車。
也是一點滲漏油都沒有。
詢問一些高里程而沒有滲漏油的車主用車狀況。
主要都是行駛高速公路居多,且很少怠速運轉。
粗估統計這些運轉小時約在150~180小時上下左右。
至少本人的5000公里達成,引擎運轉小時才100小時上下。
當然這沒有經過專業的統計。
只能說勤保養、勤換油、對引擎本身來說還是比較好的。
P.S 在此不跟各位討拍,只跟各位討個讚。
本部落格在臉書上成立的粉絲團,還望各位移動移動你的手指頭,連結下方網址,點個讚吧。謝謝。
在此也提供本公司的LINE ID:對於有汽車方面的問題等,可以傳LINE來討論看看。
看是想知道哪方面的汽車維修資訊,或是有建議者,都歡迎傳LINE。
至於"比價"部分,就謝謝,非本店之顧客,無法報價,敬請包涵。
LINE ID: omega08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