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剛好看到這斗大的"標題"。
自己身為"龍鳳胎"的父親,不禁有感而發。
之前就跟不少有小孩的家長討論過,幾乎沒有聽過是因為"政府補助"而生小孩的。
而且這個補助的政策已經施行好幾年了,成效不彰,卻還是不懂得變通。
就算是加碼到一萬塊,不想生的還是不想生。
光是小孩發燒感冒看醫生,就可以花掉1千多塊了。
如果住院更不止,所以2500元根本沒有用。
更別說是奶粉、尿布、衣服的基本開銷。
就像古代治水一樣,洪水來了,我們就只會"堵",蓋高牆、蓋堤防。
結果還是一樣氾濫成災。
最後大瑀改用疏通的方式,有效解決了洪水的問題。
台灣還是有很多人想當父母、想生小孩的。
只是因為不孕,讓他們沒法成為父母,擁有小孩。
有點錢的、就去做"試管嬰兒",幸運的一次成功。
不幸運的好幾次都無法獲得。
更別說那些沒有錢去做試管嬰兒的。
政府應該從這些想當父母、擁有小孩的地方輔導補助才是。
至少試管嬰兒一成功,都是2個居多。
我們算是有點小小能力,試管嬰兒3次才蒙德上天的眷顧。
畢竟試管嬰兒一次的花費不斐,政府應該去配套的補助才是。
此外政府也要有效積極打造一個"兒童安全生長的環境才是"。
種種的虐童案、殺童案、一直發生、而判決卻總是違背民意。
撫養一個小孩除了金錢之外,中間的心力、辛酸只有為人父母才知道的。
中間所獲得的"甜蜜、幸福、快樂"也是只有父母能得到的。
卻被歹人給奪去了性命、而且還可以逍遙法外,這要父母怎麼能承受、怎麼能放心。
記得小時候聽阿嬤說,以前我們很窮,都是佃農。
當時的地主,土地不誇張,放眼看的到的都是。
但隨著政府有效施行三七五減租、耕者有其田後。
農民的生活開始慢慢改善了。
地主僅能擁有三甲土地或是六甲沙地。
這就是真正有效的政策解決了農民的民生問題。
如果只是一昧地跟大地主說稅金少收、或是減免、或是、、、。
那問題永遠無法有效解決。
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民不夠,擁有再多的錢又有何用呢?
總歸一句、、會生小孩的就是會生,但也不是因為你有補助才生。
所以把錢拿去補助那些想生而生不出來的,比較有意義。